东西问丨熊辉:“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
(东西问)熊辉:“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
中新社哈尔滨5月31日电 题:“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
——专访中国译协会员、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熊辉
中新社记者 史轶夫
用英语唱赫哲族伊玛堪、讲依兰民间故事、解说望奎皮影戏……“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课程作为中国非遗对外翻译工作的代表之一,引起了业界和外国民俗研究专家的重视。
翻译是高质量文明互译的前提,“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如何以此为媒讲好中国文化“公开课”,融入世界文化生态圈?中国译协会员、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课程授课教师熊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黑龙江非遗文化有何代表性?“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课程有哪些内容?
熊辉:中国非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文化“公开课”,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外交流的新路径。
我的家乡是中国东北边疆省份黑龙江,聚居着满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53个少数民族,拥有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黑龙江省入选联合国非遗目录2项、国家级非遗42项、省级非遗429项等,彰显了龙江地域特色、“黑土文化”传统和民族融合团结的精神内涵。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黑龙江省北接俄罗斯,西连蒙古国,南通朝鲜,在此生活的赫哲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都有欧陆迁徙的民族历史,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在此交融,相得益彰。
在这一背景下,我开设了自主创新课程“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旨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非遗文化。这门学问非常有趣,讲授的非遗项目涉及龙江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戏曲和曲艺六类,重点介绍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达斡尔族乌钦说唱、依兰民间故事、赫哲族鱼皮画、赫哲族嫁令阔、望奎皮影和达斡尔族鲁日格勒等,在翻译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翻译技巧英译非遗文化。
中新社记者:用英语唱赫哲族伊玛堪、讲依兰民间故事、解说望奎皮影戏……在“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非遗外译工作中有哪些难点?有何应对策略?
熊辉: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是做非遗外译的第一步?!巴裂蟆苯岷?、中西合璧这两个词听起来难,做起来更不易。主要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太大了。这种差异性由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思维模式等原因造成。因此,非遗外译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内涵。这期间,即使是中国译者仍要克服很多语言障碍。比如,望奎皮影戏用东北方言唱词,赫哲族伊玛堪用濒临灭绝的赫哲语讲唱。这需要发挥团队作用,合作翻译。译者要与非遗传承人、非遗?;さノ缓献?,先以汉语为媒介进行有效的语内翻译,保证语际翻译的准确性。以上翻译原则,从西方的民族志翻译工作中能有所借鉴。
第二步就是语际翻译,涉及中文与外文转换。其间,译者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果想在译文中保留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就要选择异化翻译策略,而如果想让目的语的读者更好理解原文、产生更大共鸣,可以选择归化翻译策略。其次,恰当使用翻译技巧,可以优化非遗外译的传播效果。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适当增译与加注可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理解。如外译赫哲族人的生活与居住情况,会遇到像“木刻楞”“土炕”“篦子”“马架子”这样的特色词语,增加注释与图片等信息,能够给西方读者较直观的阐释,实现更佳传播效果。
中新社记者:非遗外译工作何以担当“东学西渐”的桥梁?为何说“翻译非遗”也是“翻译中国”?
熊辉: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翻译的意义:“翻译工作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振兴中华的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苯岳?,中国人“西学东渐”靠的就是翻译的桥梁。如今,这座桥梁同样在“东学西渐”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非遗外译工作不仅可以充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翻译官”,也可以作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的“外交官”。因此,“翻译非遗”也是在“翻译中国”。
罗曼·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类。非遗外译的第一步是以汉语为媒介,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进行语内翻译,再以外语为媒介进行语际翻译。由于非遗项目视听性强的特点,还要涉及视听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相互转换的符际翻译。虽然非遗项目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人类的情感和认知具有共通性,再加上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的运用,很多非遗外译难点还是可以克服的。
中新社记者:以非遗对外翻译为媒,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文化的“公开课”,目前收到了哪些反响和成果?
熊辉:对这门学问的反响首先来自学生。不仅英语系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工科生、理科生同样感兴趣。从2019年开始,我先后带领四支学生团队完成黑龙江省非遗和少数民族文化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两项、中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两项。今年,我又带领学生参加“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大赛、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无论在中国还是国际上,中国非遗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研究热点,但“翻译学+非遗”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比较少见。我作为课题主持人开展的“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研究”,引起了中国教育部和外国民俗研究专家的关注。2018年,在美国访问学习期间,我的研究成果曾分享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论坛,并得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知名汉学家、民俗学家,马克·本德尔教授的赞赏。在美交流期间,我走进美国高??翁?,介绍、示范、表演中国的皮影戏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喜爱中国文化。
中新社记者:如何通过高水平的非遗对外翻译,推进高质量的东西文明互译?
熊辉:首先,要培养非遗外译的研究团队和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与应用翻译比较,非遗对外翻译属于冷门翻译,目前关注度还不高。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各级学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并投入项目经费促进论文、译作、专著等成果产出,此外还需要高校加强翻译人才培养,比如课程群落建设、翻译基本功培养、价值观引导、组办赛事等等。
其次,要探索非遗外译长期而有效的翻译模式。这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各级政府+非遗传承人+翻译团队+审校团队,产出的译作质量往往很高。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翻译模式:民间散户译者+非遗文化爱好者,产出的译作虽然质量不高,但起到了宣传非遗的作用,有利于非遗翻译氛围的建立。再次,要促进非遗外译的学术讨论。正所谓“译论兴则译事兴”,很多翻译研究的前沿理论,如生态翻译学理论、民族志翻译学理论、数字人文理论、视听翻译理论等,都可以应用于更有深度、广度的非遗外译研究中。
中新社记者:“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融入世界文化生态圈?
熊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厚重、百花齐放,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さ氖澜绶俏镏饰幕挪季陀?项,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代表。伴随中外文化交流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非遗文化产生兴趣、心向往之。非遗对外翻译原本是冷门学问,但以此为桥梁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热门”,进而推动非遗对外翻译工作不断成熟。这一冷一热的转换,源自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强大引力,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生态圈是自然也是必然。语言与距离不应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障碍,高质量的非遗对外翻译可以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完)
受访者简介:
熊辉,女,1981年2月生人,中国译协会员,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课程授课教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为课题主持人开展的“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研究”,引起中国教育部和外国民俗研究专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