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对儿童的影响范围之大,与其本身的自律能力之低,形成惊人对比。
别让雾霾遮挡早晨的太阳
在《虹猫》争论中,一部分置身事外的家长的态度颇引人深思。
北京的西女士的孩子上的是一家有名的私立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们一起看《奥特曼》,儿子胆子小不敢看,老师就让她儿子在集体活动中背朝电视坐着。西女士虽然心疼,却经过考虑没有跟老师提意见;过了大概半个月,儿子开始转过来坐,跟小朋友们一起看《奥特曼》了。西女士的想法是:“如果他长大了,身边全是那样的人,就他一个人不会生气,不会动手,那怎么办?”
哈尔滨的郑女士对停播与否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要说无聊,东北的一些地方台节目更无聊甚至下流,不可能让孩子彻底接触不到坏的东西,只能给自己孩子增强免疫力!
家长对儿童节目的失望发展到漠视的程度,或者宁肯孩子早些接触到负面的东西,实在是出于现实考虑的无奈。
无论什么国家,只要是对民族未来还关心,就不会忽视孩子的教育。中国同样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这几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很有成效。但是,校园教育以外的儿童公共教育,却基础薄弱。
冰心文学奖的组织者、著名童话作家葛翠玲女士曾经说起,目前许多儿童文学用的语言不规范、不文明,必须重视。而今年在广州和北京上演的儿童剧《丑小鸭》,竟然出现下跪磕头等大肆宣扬封建意识的内容。
儿童精神产品的混乱情况,不是一天造成,也不是一家公司一个节目的问题。反映到电视这个矛盾集中的点上,就是至今对儿童节目,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标准。
也许对于一个稳定成熟的社会来说,不在孩子面前抽烟、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不给幼儿看凶杀情节,都是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可在我们这个价值观念多元甚至有些混乱的社会里,这些却是需要肃清的观念——不能因为成年人的种种问题,而认为教育儿童也是没必要的,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儿童被不良意识浸染是影响到民族前途的根本问题。
本届“两会”上,就有人提出,应由专家、家长组成的听证会对儿童节目进行审查?墒羌词拐獯伪慌赖摹逗缑ā,其制作公司的顾问名单上也出现了余华、韩美林这样的名家,家长的筛选就更难有标准了。
实际上,这种播出以后再禁播的做法,无论对于电视台、制作公司还是观众,都是不利的。对已有产品进行标准不清的审查,会使投资者更加迟疑,使电视节目制作的商业化进程受阻碍,长期来讲,并不是积极有效的做法。
也许,有关部门除了禁止以外,应该给予更加积极的指导。比如注意语言文明、情节避免血腥、不强调封建意识、加强儿童安全意识、避免情色内容,这些都是可以事先提醒创作者的。预先划出禁区也好,审查剧本也好,使制作者有规则可循,维护住儿童电视节目基本的道德底线,同时;っ褡宥幕牟的勖纾】档姆较蛏。
也有一种意见提出,应该在播出时有分级制度,这样既可以使能接受的家庭继续观看他们认可的节目,又可以使不愿意接受的家庭获得明示。假如不强制分级,至少做到像玩具产品一样,标上适合多大的孩子,是不是需要家长陪伴观看。
对于那些回家就必须做饭或者继续工作的家长来说,电视至少要告诉他们,你的孩子在看的东西,是否适合他。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