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业博士7年来待业在家
“我们真是没得办法了,只希望新闻单位能关注一下他,帮他找份工作,让他能养活自己!”4月11日,常德市鼎城区的张文华女士跟着记者走出老远,仍在恳求记者,她痛楚而渴望的眼神刺得记者心痛。
让张文华又恨又疼的“他”是今年已经42岁的弟弟,一位在家待业长达7年,仅差最后一学期就毕业的北大肄业博士。
张文华老家在鼎城区镇德桥镇,现在鼎城区桥南朝阳路农贸市场内经营一家小的粮油店。目前压在她心头最大
的一块石头,是全家曾倾其所有培养,也曾经引以为荣的弟弟———迪夫(化名)。
“他是我们家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很会读书,也挺努力上进,可是,没想到,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币惶崞鸬艿埽盼幕廴秃炝。张文华家共有兄妹6人,前面5兄妹都没条件读多少书,迪夫是家中的老幺,所以迪夫整个求学过程,都是由哥哥姐姐几人合力负担。1984年,迪夫从鼎城一中考上湖南医科大学,1989年毕业时被分配到天津一所医院,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3年后,迪夫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迪夫又继续攻读博士,最后一学期时,由于身体出现不适,无奈休学。
“他曾经在北京、长沙等地找过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从2001年开始,他便一直待业在家。最近几年,人变得越来越孤僻。”张文华的丈夫赵志军是迪夫的初中和高中同学,谈起迪夫,他也是颇为感慨!拔颐堑男愿穸际悄谙蛐偷,他以前挺喜欢和我交流,可是这些年,他基本上不和我们讲话了。我实在不清楚他心里想些什么,但这样总不是个办法呀!”赵志军无奈地告诉笔者。
“我这一生碰不到伯乐了”
见到迪夫时,他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坐在一幢房子的墙角边,正就着一抹从屋顶斜照下来的阳光,全神贯注
地捧着一本大学高等数学教科书看,记者的到来似乎打破了他的宁静。“你们来也没有用,我这一生碰不到伯乐了。”迪夫显然很排斥我们。当记者说明想帮助他找工作后,迪夫才愿意与我们交流:“我一般不和别人说什么的,看你们还有些水平,我只喜欢和聪明的人打交道!
迪夫租住的房间很狭窄,可能是长期大门紧闭,加上空气潮湿,整个房间充满着霉味,除了一摞摞的书外找不出一件摆设,显得简陋而凌乱。张文华告诉记者,迪夫这7年除偶尔去乡下老家住,更多的时候是住在这里。这间房子是以前她那即将高考的儿子租住的,现在儿子去外地上大学了,便由迪夫长住。
“这个房子太差了,我晚上经常都睡不好,但我必须呆在这里!”迪夫毫不掩饰自己对城市的向往,他说这里靠近城市,只有在这里才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每天的生活轨迹非常简单,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看书,天气好的时候去鼎城一中转转,偶尔也上上网。
“我最崇拜的是那些搞研究的科学家,他们生活简朴,不需要太多的钱,但他们的精神是富有的。爱因斯坦也曾为工作发愁,如果不是有人帮助他,也不会成功!痹诤臀颐墙涣鞯墓讨,迪夫常常自顾自地高谈阔论,还几次拿自己和爱因斯坦比较,觉得自己没有碰到贵人相助。
打开了话匣子的迪夫非常健谈,他还主动跟记者谈起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在街头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澳阍趺纯创贝蟛抛硬俚堵羧猓俊奔钦叱没嵛,聪明的迪夫马上回避:“我不评价他,但北大校长肯定不高兴!奔钦呒绦肺剩λ担骸拔也荒芎湍忝撬刀嗔,你会看穿我的内心!薄翱赡阏饧改昃土罨镜难钭约憾甲霾坏桨。悴痪醯谜馐抢朔崖?”也许是这句话刺中了他的内心,片刻的沉默之后,他解释道:“养活自己还不容易?当年上班的医院待遇是可以的,但我不愿意,因为在那实现不了我的理想!
可能是很久不曾和别人这样畅快地聊天了,记者离开时,迪夫难得地从屋子里走出来,把我们送到几十米开外的小巷口,“你们可以经常过来找我聊天!我的笔名是迪夫,我是男子汉,我相信自己富有POWER(能力)!”( 姜美蓉 谭彬)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