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采风:感受高句丽文化遗迹魅力-好太王碑
图片采风:感受高句丽文化遗迹魅力-将军坟
图片采风:感受高句丽文化遗迹魅力-五盔坟
中新网长春7月20日电 7月20日,参加“首届中国网络媒体吉林行”的部分记者一行数十人抵达吉林集安市,并参观了高句丽文化遗址,走近了高句丽尘封的记忆,感受了高句丽文化遗址的独特魅力。
据悉,2004年7月l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第30项世界遗产由此诞生。高句丽,这个被历史烟云尘封已久的边疆民族政权,其曾经辉煌的文明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高句丽,史书记作“高句骊”,简称为“句丽”或“句骊”。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党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高句丽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以其地置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并在高句丽聚居之地设置高句县,辖属于玄菟郡。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立政权,成为我国历史上汉代玄菟郡辖属下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建立政权后,其都城“三治两迁”。公元前37年至公元3年,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都于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至公元668年,都于平壤城(今朝鲜平壤)。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向中原中央各王朝称臣纳贡,一方面不断扩张,以辽东为依托向朝鲜半岛发展。唐代初年,在唐朝和新罗联合进攻下,于公元668年灭亡,共存世705年,时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高句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有令人瞩目的建树,在东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吉林集安是高句丽政权历时最长的故都,保存有丰富的高句丽时期遗迹。经历两千多年漫长历史风雨,国内城和丸都山城仍巍然矗立,著名的洞沟墓群中近7000座古冢依然散布在这一带的山川大地,其庞大的数量和雄伟的气魄至今令人惊叹不已。古墓群中已发现32座壁画墓,精美的高句丽壁画是东方美术史册中的瑰宝,至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驰名中外的“第一古碑”的好太王碑,以1775字的长篇碑文成为四五世纪之交高句丽历史最重要的成就。这些珍贵的高句丽遗迹,为研究和认识高句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和生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