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第二炮兵,简称二炮,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如今已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精确、机动、全天候的战略反击本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尔后,针对有人嘲笑中国“有弹无枪”——光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的情况,1964年深秋,中央军委下达了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阵地的命令。两年后的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建的,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第二炮兵。
第二炮兵领导机关的成立标志着战略导弹部队以独立建设的态势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在此之前,中国已开始发展战略导弹武器,并组建了战略导弹营、团和基地。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第二炮兵方队踏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揭开神秘面纱,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
1996年3月,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中国新型导弹部队向东南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这是第二炮兵首次向世人公开展示其战斗力。4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充分展示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过硬战斗力。
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第二炮兵受阅方队再次走过天安门,这时,中国的战略导弹的外形明显变小,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进展。
2006年1月,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第二炮兵某导弹旅视察,强调指出,二炮部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在履行军队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战场体系和后勤、装备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已由单一型号发展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并存;导弹威力不断增大,射击精度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在各种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都能机动应变,并以比过去快几倍的速度完成发射。
第二炮兵成立之初备受人才短缺之苦——直到1978年底,整个第二炮兵部队拥有技术职称的干部仅为两位数。经过40年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第二炮兵建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二炮兵导弹技术专家、导弹型号总工程师为龙头,要素齐全、专业配套的一体化科研队伍。第二炮兵的“人才方阵”中,已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博士、硕士生导师,涌现出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级中青年专家。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组建两年多来,就承担了250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00多项。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王永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