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再延长
一段时间,但这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进步的问题
“摊大饼”式的海外并购
中国新闻周刊:欧美的媒体惊呼“中国来了”。为什么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会引起如此多的关注,成为欧美业界的一个焦点话题?
曹远征:并购是一种常见的、通行于世界的商业运作手段。各国均有发生,并习以为常,本身不值得大惊小怪。欧美叹为观止,深层次的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出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
中国企业为什么到海外去并购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经济走到了这一步,中国的企业确实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了。
中国新闻周刊:您认为中国的大并购时代到了吗?
曹远征:个人认为,最近集中出现的海外并购并不能说明具有实质意义的中国企业的大并购时代到来了。
并购既是企业地理进而市场意义上的扩张,更是一种随着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产业高度的上升。在并购面前,中国企业面对两个问题:我有什么能力?我能整合谁?
遗憾的是,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擅长的行业和产业并不多。因此目前中国企业的购并特点基本上是一种合并同类项的模式,是以平面扩张为主的,而非产业爬升式的扩张。
中国新闻周刊:您如何判断这轮并购的动因?
曹远征:最近五年,中国企业战略上有困惑,产能扩张非常之快,很快似乎就走到了头,本来中国企业能做的事情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些行当,国外企业到这种时候,大多都是产业升级或转移。但中国企业的方式更多呈现为产能和市场同时摊大饼,饼越摊越大,在国内摊完之后,就到国外摊。中国新闻周刊:大饼总会摊到锅沿上,中国企业还是得面对产业升级的问题,这似乎是无法回避的。
曹远征:实际上,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将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再延长一段时间,以空间换时间,扩大销售量的同时再做他图。这里面就包含着产业升级的诉求。而产业升级就需要技术进步,中国企业的困惑就是技术进步始终跟不上。其实,TCL和海尔都尝试过,但都不很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原本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现在又下来了。
技术进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人喜欢将中国企业同日韩企业对比,为什么日、韩企业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上比中国企业走得好得多?
曹远征:日、韩当年国内狭小的市场决定了,他们一出生就必须出口,而出口就决定了他们不能老出口传统产品,一定逼着他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做什么都可以挣钱,不担心卖不掉。因此,中国企业既缺乏技术积累,也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无法及时产业升级。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已意识到自已的缺陷。中国的一些企业到发达国家寻求并购,就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能够实现技术进步的“跨越”吗?
曹远征: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根本,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和能力不如人家。这很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他们的后劲,购并有时可以直接延长他们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但这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进步的问题。
技术进步,并不是买了人家的实验室就可以了,而取决于企业的整合能力。
为什么全世界很多购并都以失败告终,购并的企图都是良好的,但是能不能执行下去,整合起来是个难题。总体上看,并购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从而为技术进步赢得了时间。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以获得真正的技术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企业如果真正依靠技术进步,还有没有充分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有观点认为,中国不可能有日韩那样用10年15年的时间进行技术进步了。
曹远征:技术进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最为迅速,但在技术进步上并不快,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而非取决于技术进步。
这种模式就像摊大饼,一旦投资跟不上经济就难以为继了。
出现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此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术进步是国家的事,企业仅是个生产单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才开始考虑技术进步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企业要活下去,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到了这个时点,中国企业,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大部分企业都感受到这一点,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并因此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社会范围内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技术投入的基本条件,这一投入,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的投入,也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一旦这一系统性投入出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才能加速实现这一转变呢?
曹远征:所谓系统性投入是指全社会的投入,从各国的经验看,政府的扶植政策虽有很大作用,但本质还是要依靠市场机制。只有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苏琦王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