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七月四日电 题:大旱大涝拷问广东水利设施
作者陈国华粤水婷
广东持续旱了三年,今年转成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涝灾。大旱大涝,极端灾害为何频繁出现,是单纯的天灾,还是有人为的不足在其中?
水利专家对其解答是,洪涝不是简单的水多了,干旱也并非单纯的水少了,最重要的是广东驾驭雨洪资源的手段还是相对滞后。
水文专家保守估算,从六月十八至二十八日的十天内,广东境内外来水与本地的雨洪总量大约为四百亿吨,相当于广东省一年四百零八亿立方米水库总蓄水量。
然而,这些被称为生命之源的珍贵水资源却绝大部分是以泛滥成灾的洪涝形式出现,能被利用蓄集起来的比例甚少。如果科学利用如此丰富的雨水资源,广东根本就不怕洪涝、不愁干旱。
雨洪本是天然资源,若能科学运用就是水利,反之则成为水害,干旱与洪涝总是同根共源,哪里的治水手段落后哪里就易涝易旱。
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广东水资源利用程度极低下,全省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十二点七,水资源利用程度低正是广东洪涝与干旱频繁的原因之一。
在此次广东特大洪涝过程中,东江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涝。专家称,其头等功臣当属华南地区最大的龙头工程———总库容一百四十亿立方米的新丰江水库。水文统计,发水十天内,新丰江水库净蓄水多达二十五亿立方米,有专家说它把上游的雨洪资源滴水不漏地尽收腹中。
东江流域不仅在广东即使在全国都是梯级开发最好、骨干水利工程最多的流域。所以该流域几十年来很少发生流域性洪灾,而且在遭遇五十年一遇干旱的去冬今春,一批骨干工程还科学调水二十亿吨,确保了沿线以及香港地区大旱保障供水。
与此同时,西江驾驭旱涝的能力与东江形成鲜明对比。西江流量仅次于长江为全国第二,年径流量二千四百亿立方米,占广东省总径流量的九成二,但是西江的水资源利用率才只有百分之一点三。
因此,西江流域易旱易涝的水患尤其突出,去冬今春该流域才发生过致命的干旱和历史罕见的咸潮灾害,今夏一翻脸就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
水利专家说,健康的河流、健康的水库必须是:洪涝蓄得住,干旱放得出。西江流域的干流尤其是广东境内至今没有调控能力强的骨干水库,因此属于“体弱多疾”河流。
水利专家强烈呼吁:西江流域的丰富水源完全可以西水东调、南调甚至西水西调、全省调。它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亟待开发利用。
有专家论证,只要在西江提取每秒二百立方米流量的水源东调、南调,整个珠江三角洲就不再害怕咸潮袭击了。甚至有人遐想历史苦旱的雷州半岛,倘若引流西江每秒一百立方米流量就可以解决全年的干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