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7日电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全国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在充分肯定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还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文章称,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可望超过预期目标,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投资增幅逐步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由一季度的43%回落到25%左右,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遏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受到抑制的同时,国民经济保持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全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或略高一些;全国财政收入2.6万亿元,增长近2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左右;进出口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增长34%,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超过600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以上。实践证明,一年多来的宏观调控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这次宏观调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具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调控,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调控。
文章提出,但是,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还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
一是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2004年粮食增产较多,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恢复性质。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特别是2005年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升四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性的制约,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虽然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目前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各方面投资冲动还很强烈。2004年前11个月,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在建规模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新开工项目13万多个,比2003年同期增加8846个;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预计达20万亿元。投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停产半停产的小钢铁企业再度恢复生产,有些地方的城市建设规模偏大、标准偏高。
三是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我国资源保障程度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但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方式又带来了对资源的大量需求,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会十分突出。四是物价上涨压力增加。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2004年1—11月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9%,导致部分下游产品成本明显增加;生产要素价格趋升;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输入型成本推动的压力加大。
其次,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前一时期投资增长过快和盲目重复建设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2004年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2.2%,比上月末上升0.7个百分点;工业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18.2%,比上月末上升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净额占流动资产比重为37.6%,比上月末上升0.6个百分点。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增加。
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情况。目前,在建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8亿千瓦,其中相当一批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第三,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从增长方式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矛盾还会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现在难以承受,而且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最终也无法实现。
从经济结构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如不尽快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难以提高。目前,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从体制机制看,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旧病复发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有坚实的体制基础。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第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长期任务。
由于社会供求受市场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加以调整,熨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波动。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应当而且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调整。我们自始至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文章指出,无论是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还是从促进经济长期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看,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要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出现反复。同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并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