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日前请辞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一事尽人皆知。孰是孰非,当事双方没有公开表态,很有教养。倒是媒体抓到了由头,前前后后,长播短评。倒也没有关系,金庸是报人出身,对这种新闻炒作,大概能忍受。
不过这件看似分分合合的小事,给了大家一个警示:请爱惜自己的羽毛。
作为一个作家,金庸的创作水准不需怀疑。作为香港《明报》的创办者,金庸的办报经验很丰富。作为学者,金庸也被英国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此外,金庸还是一个有公益精神和爱国热忱的人。道德文章如此之好,又愿意为人师表,应是学生弟子的幸事。
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广泛延揽专家学者,是高校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举措。浙江大学的动机也无可厚非。
然而,名人与名校结合不但没有产生良好效应,反而弄得金庸灰头土脸,浙江大学一身是非,什么原因?
不妨这样假设,金庸这些年在浙大教授的是小说创作或者新闻写作,而不是什么历史,他一定不会被舆论质疑,被弟子挑战。遗憾的是,金庸的博士点是挂在隋唐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名下。这下就有了问题。术业有专攻,至于历史,金庸可以是个爱好者或者研究者,但作为学科带头人,未免有点距离。浙江大学用金庸没有错,但不用其所长,白白地浪费资源不说,且尽扫学术的颜面。
浙江大学为何用人不用其所长,详情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对金庸这个名字承载的价值内涵作出了错位的判断。名人不是一现身则灵,尤其在严肃的学术领域。名人或者官员,到高校捞个教授当当,此风日盛,此风当止。否则,双方只会落得既伤财又伤情面。
倒是可惜了金庸,好端端的一个小说家,临到老年,不思江湖险恶,一不小心,在丰富的人生长河中,留下一点缺憾。(刘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