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昨天上午主持佛指舍利瞻礼祈福大会开幕之后,马不停蹄,中午出席了工商金融界的午餐会,下午会见了香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晚上又同香港六大宗教领袖进行晚宴。在即将迎来香港回归七周年纪念日的前夕,趁佛指舍利来港供奉的机会,香港社会各界与中央领导人共聚一堂,畅叙友情,用佛教语言说是“有缘份”。
刘延东在三个公开场合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中有诚挚的问候和祝福----旧雨新知,盛意融融;有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充分肯定香港各界爱国爱港的拳拳之心及对香港和国家的贡献;有殷切的期待和祝愿----希望香港“风光无限,明天更好”。这一切当然不仅仅是刘延东个人的意思,而是表达了国家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怀。
在会见各界知名人士时,刘延东有十六个字相赠:“爱国为根,团结为重,发展为要,自强为本。”这四句话中的每一句,分开来似乎是老生常谈,连起来骤然升华出哲理的力量,一“根”一“本”一“重”一“要”,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值得细细咀嚼,认真领悟。
刘延东在三个讲话中强调最多的是“和”。家庭讲“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困难中讲“和衷共济”,待人讲“和颜悦色”,处事讲“外顺内和”,这既是中华和合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绵延数千年而历久弥坚的经验结晶。其实,香港的成功史和香港人的奋斗史也都贯穿着这样一种精神的红线。香港是一个成分多元、利益多元、文化多元、信仰多元的移民社会,长期以来,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互相接纳、彼此理解,旧不厌新,大不欺小,强不凌弱,提倡体谅包容、利益兼顾、意见兼收、参与均衡。尽管香港经历了政治、经济及社会的重大变迁,社会仍然崇尚敦睦和谐,反对分化戾气。当前香港面临繁重的任务和各种挑战,全社会更应提倡“外顺内和”,“内和”最重要的是求同存异,放下无谓的政治争拗,在基本法和人大决定的基础上建立共识,化解矛盾;“外顺”最重要的是处理好香港和中央及内地的关系。香港只有“内和外顺”,保持社会的稳定,才能得到更大发展。
“和”其实也是各种传统宗教的教义。佛教主张中道圆融,大乘经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道教向往太平盛世,遵行“十不”;基督教“尊天养魂,戒恶劝善”;天主教祈祷“秩序”及“和平”。香港佛教、道教、孔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六大宗教多年来融洽共处,互相尊重;香港六百八十万人口中约四成三的人同在基本法保障下参与不同的宗教活动。大家的宗教信仰不同,但彼此互相尊重,相安无事,这本身就是“和而不同”的象征,足可称道。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在二零零一年新春团拜贺词中曾说过一段话:“正统的宗教,都以和平慈爱,求取生活安宁。香港需要社会和爱,安定健康,人心导善,宗教界对此负有很大的抱负。”此次佛联及协办机构倾力玉成佛指舍利来港供奉瞻礼祈福,是香港佛教团体身体力行,为促进香港社会安宁、祥和做的一大善事。维护香港社会的团结与和谐,是香港所有社会成员包括政党、宗教、社团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工商界、宗教界、社会各界不但要以身作则,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在市民大众的层面多做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促进团结的工作。(香港大公报5月26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