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6日电 青岛早报消息,记者昨天获悉,尽管此前曾几次声称不会轻易退出,但已经在足球圈子里摸爬滚打了8个年头,先后投入2.5亿元资金鼎力支持青岛职业足球的颐中集团终于还是有意言退了!记者得到的消息是,民营企业青岛中能集团可能动全面接手目前的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中能集团的负责人昨晚接受采访时对这一消息也予以了确认。
据称,两家集团的高层人士昨天上午已经草签了转让合同,合同的具体细节中,包括中能集团出资3116万元整体收购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除足球学校以外的四支队伍,一线队也包括在内,这个价格当然还包括贝莱特队的中超资格。有消息说,双方有关俱乐部转让的相关申请将在本月20日前后上报中国足协,并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
与颐中集团相比,中能集团作为民营企业也在岛城小有名气,该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是青岛百强民营企业,该公司的主业是通讯光纤,近两年伴随着良好的集团效益,该集团正准备增加注册资金。中能集团的总裁是年仅34岁的青年企业家乔伟光。在接受采访时,乔伟光表示,转让最终成功后,他计划让这支青岛的中超球队逐步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步明年先求保级,第二年到第三年争取进入前八名甚至前六名,到了2008年,俱乐部将督促球队全力冲击中超三甲。
郝光彦:还没有最后结果
昨晚记者就颐中转让一事电话采访了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的副董事长郝光彦,但他不愿意对此事明确表态,只是承认颐中集团与中能集团确实有转让俱乐部和球队的意向,一切都在商谈过程中,还没有最后的结果。对于网上有关转让费为1400万元的说法,郝光彦的回答是:完全是胡说八道。记者马洪文
能否获批准硬件是关键
虽然当事双方都不承认颐中集团已将俱乐部整体转让给青岛中能集团,但综合目前各个方面的消息来看,转让一事已基本是板上钉钉。目前困扰双方的只是一个手续问题,也就是他们的转让合同能否经过中国足协的批准。
不过,据圈内人士介绍,这样的转让合同在中国足协获得通过应该不困难。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俱乐部转让后的硬件标准是否符合足协相关规定。
新闻资料
1996年12月30日,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理事会通过决定: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管理体制做出重大变革,俱乐部由理事会制改为董事会制,进一步向市场化过渡。当时与会的各理事单位理事一致认为,海牛俱乐部理事会已完成其历史任务,为进一步加快俱乐部向市场化过渡,增加俱乐部的发展后劲,决定对俱乐部的管理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成立青岛海牛俱乐部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主要就俱乐部的年终目标和俱乐部主任、主教练、球员等重要人事安排及其他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将俱乐部理事会制改为董事会制,以青岛颐中烟草公司为主吸引有兴趣的企业组成,俱乐部的日常经营管理由颐中烟草公司负责。
会议决定,自1997年起,青岛颐中烟草公司每年为俱乐部注入650万元,其余资金从俱乐部经营收入中解决,不足部分由市政府给予补助,但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今后市政府将逐步减少补贴,使俱乐部的经营逐步完全变为俱乐部自己的行为。
1997年1月初,青岛海牛俱乐部董事会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俱乐部董事长蒲强介绍,改制后的青岛海牛俱乐部经过董事会研究、指导委员会批准,青岛海牛俱乐部面貌正式更名为颐中海牛俱乐部。
此后8年时间里,颐中集团总共出资2.5亿元(颐中集团董事长蒲强在前不久颐中体育馆奠基仪式的讲话中公布的数字)经营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俱乐部下属的球队一直位列于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诸强的行列之中。并在2002年夺得中国足协杯冠军,这也是青岛这座足球城第一次夺得成人全国冠军。球队在联赛中的最好成绩是1998年的第6名。目前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拥有一线球队以及各年龄梯队4支和颐中足球学校,并具有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