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看冷冻饺子中毒事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2008年02月10日 15: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2月9日,第二届名古屋中国春节祭在当地的久屋大通公园隆重开幕,专程从东京赶来的的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在春节祭上品尝了展台上“老三饺子”。图为崔天凯大使品尝完饺子后连声称赞。 中新社发 滕剑峰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1月30日,日本惊爆中国产冷冻饺子食用中毒事件,使得去年下半年逐渐沉寂下来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重新引起了关注。对中日经济关系与合作模式非常熟悉的日本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华人学者朱炎近日接受了NHK卫星频道、TBS、富士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访,提出了自己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朱炎也向《中文导报》介绍了以下的观察思路。
首先,冷冻饺子食用中毒事件发生数日,但至今真正的原因尚未查明。到底是农药残留,还是生产管理流程出现问题?到底是运输过程有纰漏,还是真正的人为破坏?这些都有待中日专家组,甚至是警方最终查明真相,公诸于众。目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已否认了农药残留的可能,中方检查了出口商品留下的样品,也没有发现农药残留的证据。
其次,这次事件导致日本社会对所有中国进口食品都持不信任态度,媒体报道广泛,进口商紧急回收商品,整个社会呈现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的气氛。在真实原因和感染途径没有查明之前,日本社会表现出如此夸张而过剩的反应,是否太早了?
第三,中国在去年出现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影响严重。中国政府已采取了很多措施,要求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在原材料采购阶段都要检查农药残留;同时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抽查,对出口商品更实行了严格抽查;不仅改善了检验手法,更改进了检验设备。但本次事件表明,中国的食品卫生检验系统还有漏洞,离万全的标准还有距离。
第四,本次事件造成日本全社会恐慌不安,那么今后日本是否还要从中国进口食品呢?日本在中国生产农产品,从中国进口加工食品,这是中日产业分工的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经济下,日中产业具有强烈的互补性。究竟是在国内生产还是在国外生产,企业需要从成本、运输、配套产业出发,考虑综合因素。日企在中国生产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消费者购买中国进口食品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不会因为一两起食品安全的个案而改变。所以,查明事件原因非常必要,但更应该综合考虑事件的后果,要把事件的伤害度降到最小。(杨文凯)
【编辑:刘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