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晋江十二月四日电 题:福建首富领跑经济发展十四载
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今年是福建晋江撤县建市十五周年。建市仅十五年,领跑福建经济却达十四载的这条“闽之龙”,一直以来都聚焦着太多艳羡的目光。人们在惊叹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和思索着它的发展路子。
地瘠人贫、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和中国内地许多地方一样,改革开放之前的晋江,同样是一个让人唉叹和辛酸的地方。一九七八年,晋江的GDP为一点四五亿元人民币,人均一百五十四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百零七元,仅为当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财政收入一千四百八十八万元,是一个严重入不敷出的穷地方。
在这个生存环境中,晋江最富特色的人文现象就是“十户人家九户侨”。一百万本地人口的晋江拥有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二百多万人,号称“海内外三百万晋江人”。
可是,曾几何时,“侨乡”就是贫穷的一个代名词。一拨一拨的晋江人,就是因为在家乡无法谋生,才不得不漂洋过海、远走他乡。
改革开放后,晋江的侨台优势终于得以发挥,并由此开始发力,助推晋江坐上福建十强县(市)之首、全国百强县(市)第六位的宝座。
晋江人利用海外汇来接济的闲钱,利用华侨回乡盖的闲房子,招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开始办起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走上了一条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子。
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到一九九二年,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对晋江的发展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并总结出了“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晋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称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而“晋江模式”又是唯一的县域发展模式。
依靠民营经济和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以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晋江历经了一次次的蜕变和提升。一九九二年晋江撤县建市,次年就开始坐上闽省经济“龙头老大”的座椅,至今十四年没有一个县(市、区)能撼动其地位,一九九五年在闽省率先基本实现小康,及至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六位。
二00六年,其GDP四百九十二点五亿元,财政收入四十八点六亿元,人均GDP、城市人口比重、农业占GDP比重等关键指标上,都已达到甚至超过英格尔斯“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品牌之都、“国字号”摇篮、经济强县、和谐侨乡。如今的晋江,还在大步前行,朝民富市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