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9日电 美国《侨报》刊出文章认为,公民社会有社会结构、公民意识、法律完善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指标。公民社会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形态,它呈示着国家、市场、公众等各种不同力量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以此推导,中国目前离此尚有相当距离。同时,一个社会是否实现公民化,没有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征与西方国家并非完全一样,还应有一些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指标。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门槛!”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在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一本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中做出的这一论断很快受到学界和坊间热议。
按照该份蓝皮书的分析,公民社会的逐渐成形是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一项伟大成就。如果说,此前外界对中国社会这一形态的认知还有些模糊的话,那么,去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北京奥运会,中国公民的总体表现不折不扣地令人震撼,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公民化品格。因而其可作为中国迈进公民社会的标志。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原是西方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概念,指由自由公民和社会组织自愿组成的社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解释称,公民社会有社会结构、公民意识、法律完善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指标;谎灾,公民社会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形态,它呈示着国家、市场、公众等各种不同力量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以此推导,中国目前离此尚有相当距离。首先,中国其中间阶层包括NGO(非政府组织)尚没有完全成熟。尽管近日有报告称中国网民的总量已达2.98亿人(普及率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量是否足够强大?恐怕难做出肯定回答。
其次,中国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官方和民众的法律意识仍亟待提高。中国的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但全体人民仍不富裕,整个社会还处发展中(而非发达阶段)。
同时,一个社会是否实现公民化,并没有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征与西方国家并非完全一样,还应有一些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指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度、甚至网络民意的最大激发等均折射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若因此断言中国已迈入“公民社会”,笔者以为尚为时过早。(钟海之)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