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神七”航天员乘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受命出征,图为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向欢送人群挥手致意。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
9月25日下午,“神七”航天员乘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受命出征,图为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向欢送人群挥手致意。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 (记者 周兆军)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中国航天员将实施首次出舱活动,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性能备受瞩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员刘国宁今天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有自己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舱外航天服采用更多数字化技术,在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等方面均采用数字化手段。而俄罗斯的“海鹰”航天服研制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数字技术还不发达,因此采用的是模拟技术。
其次,中国的舱外航天服在与飞船联接时,采用CDMA制式,而“海鹰”航天服用的是短波通信方式。
第三,中国的舱外航天服在肘关节、膝关节等处,继承了舱内航天服的优点,相对来说比较柔软,这样航天员的行动也就更灵活。
刘国宁同时也指出,中国的舱外航天服在成熟度、可靠性方面,与美、俄仍有一定差距。
他介绍说,舱外航天服独立具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功能,相当于一个小型飞行器,它的供电、气源、制冷、湿度控制等都是由自身完成的。舱外航天服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俄航天员出舱时采用的“软式”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类似;第二阶段是目前的“背包式”航天服,保障系统由航天服自身携带。(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