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昌十月二十四日电 题:“长三甲”呼啸飞太空 遥送“嫦娥”奔月宫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金秋时节,四川大凉山层林尽染、秋高气爽。
山坳中的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举国关注,全球瞩目。
公元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就要从这里出发“上九天揽月”。
虽然西昌市区自昨夜就下起一场规模不小的秋雨,直到今日近午时才云开日出,但距市区六十公里左右的发射场区却始终是天气晴好,只是到了傍晚时分,发射场上空骤然聚拢来一层厚厚的云层。有人笑言说:“这是祥云”。
群山环抱中的航天发射场上,乳白色的星箭组合体巍然倚立于三号发射塔架之畔,直指苍穹。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二级箭体上蓝色的“中国航天”四个大字熠熠生辉,火箭顶部整流罩里面包裹着“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外面绘着的中国探月标志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直线距离发射塔架不足千米的一侧山坝上,一群记者早早架起“长枪短炮”,齐唰唰地聚焦“嫦娥一号”星箭组合体,他们要用镜头定格将创造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的瞬间;周边较远些的观景平台上,则挤满了随旅行社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游客,虽然花费不菲,他们也要亲眼见证“嫦娥”奔月的这一刻。
“……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北京时间十八时零五分,发射场零一号指挥员一声令下,伴随着地动山摇的轰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呼啸着冲天而起,拖曳着长长的桔红色的熊熊烈焰扶摇直上。
“嫦娥一号”星箭组合体越飞越快,越飞越高,很快便飞进厚厚的“祥云”之中,进入到无垠而深邃的太空。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都是在日历中的二十四日。从一九七○年四月至今的三十多年里,中国航天就实现了从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向研制发射人造月球卫星的巨大跨越。
“嫦娥一号”星箭点火升空二十多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成功进入预定的地球停泊轨道,发射阶段任务获得成功。消息传来,发射场周边正在返回各自住地却意犹未尽的观众又是一阵欢呼雀跃。一位退休干部模样的人说,中国航天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收到的一份最重、最有价值的厚礼。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希望“嫦娥一号”奔月之旅顺利、愉快,人们相信“嫦娥”奔月收获多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