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刚才我们看伞打开的时候,虽然伞绳有很多根,但是每根其实都很细,这一根能承受多少重量?
王国强:这一根伞绳就能承受120公斤的重量,你别看它细。
李小萌:什么材质的?
王国强:这个伞翼叫紧丝绸,这种料子非常结实,你别看它很薄,你如果拿剪刀把它剪下一块,两个小伙子,顺着剪刀缝你拉,是拉不开的,非常结实。
大家刚才看到了,打开很简单,一拉一拽就打开了,要是叠上呢?咱们看看叠伞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对每个空降兵来说,叠伞的认真态度其实就等同于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任何一个环节,他们绝不允许有半点马虎。
首先要将伞叶一片一片叠起来便于空中展开
然后整理伞绳,避免伞绳搅在一起
将伞面整体叠起来装进伞包
在伞包上串绳
将整个伞包起来
将引导伞叠放在正中间位置,以保证在下降中保持平衡
最后将伞绳整理放好
然而这才仅仅只是一部分,在伞叠好之后一直到登机跳伞,每个人还必须经过三道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
画面:士兵检查背包
李小萌:特别特别细致的工作,但是大家要知道,这叠的不是伞,是每个空降兵的生命,刘班长您再跟我们讲讲,叠一个伞要花多少时间?
刘班长:我们正常叠一个伞标准的考核时间是24分钟。
李小萌:这里边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刘班长:我们这个伞每一步都很关键,但是最为关键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刚才看的那个位置,就是穿我们第一把伞绳的位置,那个位置也就是我们发动机,也就是我们车子发动机,发动机坏了,我们的车就没法跑了,那个地方如果没搞好,我们的伞就没法张开。
李小萌:咱们刚刚看到的这个伞是现在最新型的伞是吗?
王国强:最新型的伞,这是我们现在的主战用伞,叫伞兵9,当然从最早说起的话,有112型伞,那时候就是我们跳最早的空降兵跳气球、跳伞塔,都曾经用这样的伞。那种伞应该说是第一代伞,第二代主战伞是伞兵4,第三代应该就是伞兵9,新型这个伞,当然现在还正在研制当中,应该是第四代伞。
李小萌:那时候的最早的伞和现在这个新伞相比之下差别在哪儿?
王国强:比如说在三百公里以下的时速的时候,和三百公里时速以上的时候,这种伞都适应。
李小萌:伞的进步对于提升空降兵的战斗力有什么样的影响?
王国强:这个伞的变化更新换代,技术越来越进步,安全性能、可靠性能越来越高,它每一代伞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在第三代伞以前,它都是前后这么个设置,主伞在后边,备份伞就是平时我们讲救命伞在胸前,伞兵12就把前后的佩戴伞具改为一体式,在背后。
李小萌:刚才看到这两个包一大一小都跑到后面去背着了。
王国强:对,都跑到后面背去了。
李小萌:这个意义是什么?
王国强:比如现在我们一个人,比如70公斤的话,他在携带50公斤的战斗装具,这120公斤,几乎达到伞最大的承载能力,着陆冲击力相当大,所以把胸前这个位置留出来,把武器装备便于提前吊放到地面,然后空降兵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着陆,减轻着陆冲击力,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也是从实战需求出发的。再一个就是便于对地射击,因为空降兵在着陆过程当中,是作战能力非常弱的一个阶段,空降这么个过程,很容易遭到敌人地面炮火袭击,地面的部队反空降部队对攻射击,这时候怎么办?你在空中,在降落过程中就要对地射击,伞改了以后,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李小萌:有战斗力了,也保全自己。我们都知道,新型的飞机投入使用之前要靠试飞员去飞它,新的伞是要靠谁来尝试它呢,我们现在请空降兵部队研究所主任李克义,李主任这个伞一代一代地变革到今天,中间试飞伞叫什么?什么工种?
李克义:试跳员。
李小萌:试飞员相应的叫试跳员,是多少试跳员的付出在保证这个伞不断地更新?
李克义:一代新伞出来以后,可能经过上千次的从空投假人到真人实跳,才能把这个伞的数据摸索出来,最后才能鉴定定型,达到每个人跳伞。
李小萌:因为我们知道试飞员的危险性是很大的,试跳员呢?
李克义:同样存在,我举个例子,我的亲身经历吧,这是在新一代的产品生产,目前我们叫伞兵12,在2005年4月16号我跳过这种伞型,在我身上就发生了一起很大的前无古人的特殊情况,就是半边的主绦带,就是背伞,左边一边的主绦带没有了,光剩右边了。
李小萌:就是从机舱跳出来以后?
李克义:对,怎么办呢?这就是这半边没有了,就是在高空,在高速坠落的情况下,靠你的经验,把备份伞拿出来,把伞一点一点拉出来,最后抓住那个连接带,用双手握着落了地。这是2005年4月16号,并且保证了安全。
李小萌:您说这个带子没有了是什么意思?断了?
李克义:断了。
李小萌:它是把人和伞连接在一起的关键,它断掉了,就是主伞废了。
李克义:是的。备份伞的一边也没有了,它受冲击力,把这个备份伞两边的拉环也拉没了光剩右边一边在。
李小萌:所以你只好靠手来把它拉出来,让这个伞打开。
李克义:对。
李小萌:这中间是多长时间您能想这么多,做这么多?
李克义:我开伞的高度大概在400米左右,落地的时间,按照现在说再有两秒的话估计我也拉不住了,也可能坐不到这里了。当时我们领导过去的时候,看到我的话是面如土色,给一根烟,找不到嘴。
李小萌:通过您试跳给当时试验的伞找到问题了吗?
李克义:找到了,主要来讲是强度不够
李小萌:一点点进步,都是用生命换来的其实是。
李克义:是的,每一个空降兵从战士到将军,都在跳伞方面有多多少少的经验。
李小萌:大家都看到了,今天前排坐的这几位空降兵里边有一位女性,刚才有观众就说,还有女孩呢,还有女空降兵呢,你给我们说说,咱们女兵成为一个空降兵,是因为天生胆大吗?
陆艳娟:这个肯定不能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胆小的时候,
李小萌:你什么时候胆小来着?
陆艳娟:第一次跳伞倒不害怕,就是在跳第三次的时候吧,有点紧张。
李小萌:第一次没事儿,第三次反而紧张了,为什么?
陆艳娟:对,就觉得很荣幸,能跳伞,第一次是这个感觉。
王国强:第一次大部分都是稀里糊涂跳下去的。
陆艳娟:而且上飞机前可能还是有点兴奋。
李小萌:第三次怎么就知道紧张了呢?
陆艳娟:慢慢就对这个东西有一些认识,认识了之后,我一出去机门,有一定失重感,慢慢就越清楚自己到底在发生什么情况。
李小萌:看来不是说她一个人是这样,几乎这些人都是这个过程。
王国强:普遍性的,我们空降兵部队有个顺口溜,叫离机吓一跳,开了伞随风飘,落地摔一跤,起来哈哈笑,就反映了这么一个过程。第一次跳伞,大部分都是稀里糊涂的跳出去的,但是当你跳了第一次、第二次以后,你对这种失重感,你会感到后怕。
李小萌:说到伞兵装备的变化,我们刚才说是伞,这是最容易看到的,还有什么呢?伞兵必须要装备的刀,我们这儿看到两把刀,一大一小,一老一新,您讲讲这里边的变化是什么。
王国强:这是两代伞兵刀,这把是老式的,现在已经不用了,这个刀比较简单一点。
李小萌:带钩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