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李宝瑞 周家旺)十六架临近大修年限的国产某新型直升机的维修,一改过去装备大修进工厂的维修方式,由陆航学院某飞行训练团航空修理厂首次成功完成,大大缩短了修理时间,一次性节约维修经费两千余万元,维修周期由五年延长到八年,提高了训练能力,创新了陆航基层级维修向中继级维修延伸的模式,为陆航装备维修体制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标志着陆航部队装备维修实现了新跨越。
据了解,该航空修理厂以部队作战训练需求为牵引,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先后系统整理了飞行、维修及环境信息,量化分析了故障规律和故障机理,全面总结出了某型直升机使用、维护、修理经验,首次建立了该型直升机大修技术文件体系。
从二00二年开始,某飞行训练团就决定向国产某新型直升机深度维修挑战,组织自陆航部队组建以来从未尝试过的团属航空修理厂深度维修,在大型维修、定检、应急保障维修等方面趟出了一条与训练保障相对接的新路。某飞行训练团团长郭鸿儒指着一架架刚刚经团属航空修理厂大修试飞后的某新型直升机告诉笔者,装备维修的突破,使该型直升机的维修周期延长百分之六十,每架直升机在十五年内可少做一次大修,可节省维修经费五千余万元,大幅度降低了全寿命内的维修成本,提高了培养飞行人才的能力,促进了陆航部队战斗力生成。
据悉,装备维修的多种方法是陆航学院实践装备科学维修的重大突破,在某新型直升机工程实践应用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陆航部队装备维修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大幅度提升了装备综合维修保障能力,产生了重大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该课题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