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二十六日在北京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份历时四年、先后九易其稿的权威报告预测,在未来二十至一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将明显增加,人们将处于一个不断变暖的世界。
和全球一样,二十一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其中北方增温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与二○○○年比较,二○二○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一点三到二点一摄氏度,二○三○年增加一点五到二点八摄氏度,二○五○年增加二点三到三点三摄氏度,到二一○○年,增加三点九到六点零摄氏度。
同时,中国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预计到二○二○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两到三个百分点,到二○五○年可能增加五至七个百分点,到二一○○年增加十一到十七个百分点。另外,未来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中国将面临更明显的大旱、大冷、大暖的气候变化;中国的主要异常降水带仍位于长江流域。
该报告称,受气候变化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一点四至三点二毫米;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一;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四到五米;某些高原内陆湖泊水面升高;西南、三江平原和青海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近二十年来,春季物候期提前了两到四天;海南和广西海域发现珊瑚白化;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北方及南方局部干旱高温危害加重,但增温使东北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延,粮食产量增加;中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五十年以来都呈下降趋势,同时,长江、松花江等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变化还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未来五十到一百年全球继续变暖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年平均径流可能减少二至十个百分点,而南方地区平均增加百分之二十四;各地森林生产力将增加一到十个百分点,但林火灾害、森林病虫害传播范围会扩大、程度加重,部分林业工程区可能逐步转化为非宜林地;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会进一步退化,影响路基稳定性,威胁铁路运营安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风景地的变迁,对旅游业不利;气候变暖还将增加未来中国夏季制冷的电力消费需求。
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三个部分,编写工作于二○○二年十二月启动,在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指导下,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科院等十二个国家部委共同组织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