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指出,2009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将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2008年年末,在央行大幅降息政策影响下,上海楼市销量增长传出积极信号,市场信心正在进一步恢复。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上海市一手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均价双双上涨。
市场出现回暖的迹象固然与降息、减税等利好政策不无关系,但是开发商也不应过于依赖政策而放弃主观努力,因为任何利好政策都会有强弩之末的时候,甚至会引发一种双刃剑的效应。更何况政府的相关政策,从鼓励自住型需求出发,并落实到保障性住房上面,是一种全局式的政策措施,其立足点并不是救房价,因此,企业还需借利好政策之机练好内功。
一方面,未来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经过一个房地产的下行阶段,房企的优胜劣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过去开发企业对银行贷款和销售回款十分依赖,但是从目前来看,销售量减少,回款速度缓慢会导致这样的融资模式很难延续下去。土地储备将成为开发商的一道坎,只有那些总资产规模较高,经营风险控制较合理,市场扩张和资源集中优势较明显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另一方面,客户的争夺会趋于白热化。降息是经济下行时调整楼市的一种有力措施。央行通过持续、快速地下调利率,一度减轻了房价快速下跌的压力,对楼市的回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的楼市给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房源,购房优惠政策能持续多久,又能给楼市带来最大化到何种程度的效应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与其热盼“第二套房政策”松绑,不如转变一下经营思路。毕竟政策利好只能让我们的日子暂时过得舒坦些,但不能带来长久的市场和效益的增长。
此外,引导消费者购房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短短两个多月之内,央行连续四次降息,幅度远超过人们的预期。但是,政策的利好是一时的,一个项目能否得到客户的青睐,很重要的是它能否让客户对其未来预期很看好,比如项目的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以及价格方面是否有升值的可能等等,或者从产品本身上说,该项目的户型、小区环境是否值得偏爱,要达到上述要求,就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科学的定位,不再是“靠天吃饭”,否则同质化严重的产品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
前一阶段,房地产商和消费者都缺乏信心,这里有国际和国内的两种因素力量综合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制造行业不同,它是内需型的,尽管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楼市需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在需求仍然巨大。这就需要中国的房企走出“政策依赖症”误区,否则,楼市就会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黄志坚 地产策划人)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