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转眼已十载,香港的房地产业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个轮回——从1997年的巅峰时刻到2003年跌入谷底,再从谷底反弹、复苏。香港楼市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内地楼市借鉴和警觉。
香港楼市从巅峰走向低谷,我们看到的不是表面上的房价涨落,而是整个房地产市场能不能建立长远的、健康的发展前景,能不能建立规范而公平的游戏规则。我个人觉得,虽然市场自有其规律,任何关乎民生的行业都不可能完全交由市场来管理,当市场失去理性以后政府就要进行宏观调控,在适当时候进行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之所以香港出现崩盘跟国际大因素有关,再就是与香港过于自由化的市场经济模式也是密不可分的。
香港的经验当中首先一点要重视的,就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目标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楼,而是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香港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自立购买住宅;中产以下或中等阶层的市民主要是政府提供福利补助;根本没法买楼的,政府就造大批的公屋,以低价租给市民,这有点像内地的廉租房建设。另外一种是中下层,政府和发展商造了相当多的居屋,以大概市场一半的价格卖出,这跟经济适用房类似。这两类居民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香港的经验就是,并不用把所有人都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买房,从而把房子的需求和“炒楼风”带起来。
再者,香港经过1997年、1998年的大风暴以后,楼价涨得较快,许多银行提供的贷款比率相当高,有的出现零首付,就是你不用付钱就可住到房子。听起来挺好听的,但如果真这样将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幸好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要银行停止零首付的情况。在内地也是为了避免炒房等行为,将首付比例从20%升到30%。
最后,内地开发商要向香港开发商学习更加成熟的经验以及规范的管理模式,早期从香港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邓智仁坦言,内地房地产市场环境急需透明化,而不是靠某些“潜规则”做市场。(刘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