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校长讲坛建议适当扩大办学自主权
昨天, 2008上海市特级校长讲坛在上海中学举行。名校长离“教育家”有多远?与会的专家们认为,时下部分校长将职位当“官职”做不足取。校长要成为教育家,须有教育理想,有几十年如一日固守一所学校的境界,还要有人文情怀。
据了解,2005年底本市启动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至今已有99名校长学员结业,其中16人被评为特级校长,许多校长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不过,市西中学校长顾正卿提出,“名校长”并不一定等同于“教育家”。对比陶行知、段力佩等老一辈教育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教育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突破。
以往,教育家多终身服务于一所学校,将办好学校当作毕生的事业追求,体验潜心育人的乐趣。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校长如唐盛昌、刘京海、郭宗莉等,在各自学校任职也均超过15年,长期与学校休戚与共,办学思路等一以贯之。而如今,不少校长要按指令调动,三五年换一所学校,无法系统化推进教育教学。部分校长频繁出席社交活动,难以潜心教育改革。
不少知名教育家,固守课堂练内功,靠深厚的学科能力服人。如有些校长在课堂上的点拨,能让青年教师“心服口服”,这很值得当下校长学习。目前部分校长不重视课堂,没时间进教室,更谈不上学科特长,仅靠“领导”身份,难以服众。
上一代教育家的管理艺术,也值得深思。育人最有效的方式,其实不是规章制度,而是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以往,老校长无需对教师进行考勤,天天第一个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所有师生进门,谁还好意思迟到?校长的言传身教,胜过签发命令。
与会专家建议,教育部门适当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评价指标避免急功近利,宽容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促进新一代教育家出现。(记者 李爱铭 通讯员 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