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6年,占据上海产险半壁江山的车险业务,当之无愧地成为产险增长的主动力。2006年,正是由于上海车险在险种设置、监管形式、经营理念以及理赔模式上,都出现许多新的亮点,才使得上海产险快速走出年初低迷的局势,先抑后扬,随后便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上海车险保费收入为46亿元,预计全年车险保费有望突破50亿元,年增长率将超过15%。
交强险改变竞争格局
2006年7月1日,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定强制保险———交强险推行。5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8000元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以及2000元的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体现了保险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将各分项限额20%作为无责赔偿的限额,也体现出政策制定者社会公平的充分考虑。
半年来,在保险监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保险经营者以及媒体的协力推动下,交强险一改乏人问津、谈之色变的尴尬局面,已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交强险的推出,提高了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投保率,大型产险公司因此而获得竞争优势。据了解,绝大多数车险团体业务被人保、太保、平安等大公司掌握,在交强险的拉动下,保费收入快速上涨。值此情况之下,中小产险公司在失去费率价格优势后,开始积极寻找新的竞争点。
保险公司多方寻求突破
车险市场乃保险公司必争之地。经过前两年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已尝到低价竞争的苦果。只不过面对市场的变动和业绩的压力,无论以前的经验教训多么深刻,也会很快被抛诸脑后。车险市场的现实决定了:粗放型车险经营,仍旧是多数财产保险公司生存的主要方式;但面对赔付风险和利润压力,各保险公司都希望能在业务结构或模式上有所突破。
据了解,中华、大地和天安等产险市场上的后起之秀,均依靠车险实现了规模扩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险公司显然不愿意车险“一枝独秀”,他们意识到非车险业务已成为各自进一步突破的瓶颈。为此,中华保险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天安与大地则限制车险业务的发展势头,并通过集中理赔管理的模式,控制车险的赔付支出,开发责任保险和人身险来弥补车险规模压缩后的空缺。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天平车险今年的增长势头不可小觑。作为完全依靠中介渠道销售的专业车险公司,其快速增长也表现出市场对这家公司经营理念的肯定。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依靠中介渠道,长远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其中,应收保费不足更是将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现金流。
市场呼唤限制低价竞争
监管与行业自律齐头并进,是2006年上海为遏制车险价格竞争下的“猛药”。从保险公司签订第一次自律公约到保监会出台“限折令”,再到10月份签订第二次自律公约,以及近日上海保监局下发的《公务车竞标办法》,都表明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正在加大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
保监会统一制定车险条款和费率,以及严格规定费率浮动上限后,车险市场的恶性竞争得到遏制。但价格竞争没有停止,只是手段从打折变成了超限支付手续费。目前,上海车险市场出现代理业务比直接业务要便宜的异常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支付的手续费超过“15+4”的上限,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新签订的自律公约已经明确要求,签署公司必须严格执行保监会制定的手续费标准,任何违规的机构或个人都将会遭到严厉处罚。
业绩压力是一些保险公司“兵行险招”的诱因。据了解,某产险公司由于没有完成上海地区的业绩指标,直接影响公司上层领导的收入情况。为保证个人的收益,保险公司只能以高手续费向中介机构“求助”。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只要有一家公司率先捅破这层纸,都可能引来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为此,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丝毫不能放松。(毕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