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是当今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水电工程。更为重要的是,三峡工程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峡模式”,实现了中国水电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跨越。
捆绑招标和技贸结合开辟技术引进新途径。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而当时中国只有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国家于1996年6月宣布三峡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机组一次性进行国际招标采购。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三峡机组国际招标成为世界水电装备技术最高水平展示和较量的舞台,达到了选择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目的,探索了一条提高技术引进水平和层次的新途径。
“三个必须”确保核心技术完全转让到位。在引进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把引进技术摆在比引进装备更重要的位置。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14台机组的最后两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合同中的经济约束条款,根据技术转让的进程和执行情况分期支付技术转让费,保证了核心技术完全转让到位。三峡工程左岸14台机组国内制造份额达到50%以上,后4台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股份公司为主制造,投产后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坚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显著提升中国水电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三峡工程从引进之初就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技术受让方的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股份公司向国外合作伙伴派出了最强技术力量,全过程参加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在国外先进技术的高起点上,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配置了一批国际精尖加工设备,使加工检测达到数控化、精密化和集成化;完全掌握了特大型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形成了水轮机水力设备、定子绕组绝缘、发电机蒸发冷却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水轮机高水头稳定性上有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培养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技术骨干;直流输电设备、主变压器、电站及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重大装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是实现“三峡模式”的有力保障。中国高度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做出了“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依托三峡工程,在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全面提升中国机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通过技改计划,投入近8亿元资金支持哈电和东电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设计和制造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中国水电建设和产业发展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峡工程建设的实践表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辅相成。通过国家重大工程开展捆绑招标、技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可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